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湘湖驿 | 《油茶树下的约定》:一位70后农村女孩的成长史诗>正文

新闻中心

湘湖驿 | 《油茶树下的约定》:一位70后农村女孩的成长史诗

2021-06-08 09:56 点击数:1484 作者: 来源:

湘湖畔的晓风书屋,是一处阅读修身、休憩品茗的好去处。在这里,文艺的气息遇见初夏的暖阳、分享的喜悦,一切都显得格外美好。

6月5日,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作家王丹阳携新作——长篇小说《油茶树下的约定》,来到湘湖驿·晓风——城山广场站,与读者朋友们开启了一期有深度、有温度的“湘湖驿·悦享”活动。

1.jpg

悦享嘉宾王丹阳

《油茶树下的约定》讲述了三个生长于山村、来自不同家庭的女孩,为了反抗重男轻女的陋俗,捍卫自己的自由,在她们童年的“避难所”——油茶树下立下一个惊心动魄的约定。这个荒唐的约定,从最初的堡垒,演变成了命运的枷锁,不同的家庭和性格,把三个女孩带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和命运……

2.jpg

本期悦享由湘湖研究院副院长许益飞主持

收获过去,播种未来

分享当日,正值芒种,意味着到了作物收获的季节,同时也到了播种、下地最繁忙的时机。出生农家的王丹阳对节气异常敏感,芒种过后便是忙碌的劳作和烈日的暴晒,因此小时候的她十分恐惧于这个节气的到来。

慢慢长大后,王丹阳才意识到芒种的意义——收获过去,播种未来,就像《油茶树下的约定》这本书,看似是一种收获,但对她的生命而言,更是另一段崭新历程的开始。

3.jpg

王丹阳说:“每一代人都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都有着那代人的无奈、坚守和希望,只要心中充满爱和信念,必然能够走向圆满的人生。”因此《油茶树下的约定》讲述了一代人的故事,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欢歌与悲剧,但最终把和解和希望留给了小说的尾声。

“雨过天晴见彩虹,繁华阅尽遇自己。”雨晴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之一,也是王丹阳本人在小说中的投射。她在序章中写了三句话:“有些人,失去了联系,也不会忘记。有些事,模糊了岁月,也依然清晰。有些情,历经了艰辛,也永不停息。”她认为,人生不过人、事、情三个字,人终其一生,是与过去和解,是与自己相遇。

农村孩子的命运、原生家庭问题、童年心理创伤、性侵、早恋、性别认同、多胎教养、青春期、两性关系、关系和解、女性觉醒、因果定律……都是读者们最关心的话题和最频繁咨询的问题。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王丹阳与现场读者分享了最大的感悟:写作是一个人的建设,阅读是很多人的重建。有重点高中的老师选了她书中的片段作为阅读理解题,发给她做,她发现自己答得根本没有学生们好。她体会到:当小说完成以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所有读者会通过各自的理解完成对小说的重建,继而又帮助到大家完成自我的发现。                

王丹阳还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特别优秀的重高男生,在阅读小说后主动在班级里做了分享,他说在阅读中流了七次眼泪,因为他第一次理解了自己的姐姐,也第一次意识到他习以为常的被宠爱其实不是本该如此,他的家庭作为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必须要做出改变。丹阳说,她相信这个家庭的关系一定会从此得到改善,每个人都会在家庭关系中得到更多的滋养。这是她作为作者感到最欣慰、最受鼓舞的地方。

4.jpg

父亲,是她的开始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这是王丹阳最喜爱的一首诗,出自冰心的《繁星》。

当被问及写书的原因,王丹阳说,这是对父亲的交代,是与自己过去的和解。父亲,是她的开始,也是她爱上写作的缘由。

就像她在序章中写的那样,“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亲——他不仅让我感受了爱,也学会了爱,他还是我对世界抱以善意的根源,在世上无畏生活的依仗。”

5.jpg

故事还得从王丹阳的童年说起。以前的农村常常将篮子挂在房梁上,篮里装着农作物的种子。一年,父亲取下篮子去播种,唯独留下了一只篮子。儿时的王丹阳产生了好奇,她趁家人外出,搬来了桌子和凳子,取下那只篮子一探究竟,发现里面是一本红色的《毛主席语录》。

父亲回家时,看到女儿正在投入地翻阅这本语录,又发现了挪位的桌椅,他很是后怕,同时,也敏锐地感受到了女儿对阅读的热爱。之后,父亲常常去别人那里借书给王丹阳看,她的阅读启蒙由此开始。

在闭塞的农村,女性没有太多获得教育的机会,正是由于父亲的远见,王丹阳成长为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会计专业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传化集团从事财务工作,一年后又因为对文字的热忱,转岗从事集团杂志的编辑工作。

后来,王丹阳又任性辞职,父亲很是不解,但丹阳却不知道从何解释。直到2016年,父亲确诊肺癌晚期,王丹阳放下所有事情,陪他走过了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

“父亲从最初判定只有半年的生存机会,到延长至一年半的时间,而且没有受什么身体的苦,跟着我去了很多地方。父亲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无遗憾的时光。”父亲睡着时像婴儿酣睡,醒来时向女儿叙述往事,父女俩互为彼此的聆听者和讲述者,互相成全,共同追忆曾经的时光,和时光里的故事。

“你为什么不写了?” 父亲的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王丹阳。她突然意识到,父亲是多么渴望女儿能将满腔才学付诸于笔端,多么希望女儿能结出一个“果”,让他可以向亲朋好友骄傲地证明,当年他被当成傻子一样给女儿筹钱读书是多么有远见的一件事。那晚,她打开电脑,一口气写完了这本书的第一章,之后,她在父亲的病榻旁,陆陆续续用了31天,完成了整本书的初稿。

在写作的过程中,王丹阳常常感到面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的孤独感,但因为有父亲慈祥的目光在背后,她勇敢地接纳了它。

6.jpg

救赎的力量

于王丹阳个人而言,写作是一种信仰,她始终秉持着内容的真实和叙述的真诚。雨晴、天男、王音,是书中三个出生在浙东山村里的女孩,每一个女孩身上都有王丹阳的影子,“当纯纪实已经无法承载我喷涌而出的情感时,我选择了小说的形式,书中的每件事情都以真实事件为原型,有些是我的自己的经历,有些是我听说的故事。”

7.jpg

“回过头去看所有的经历,无论多么艰辛和坎坷,最后都变成了我们的养分和财富。”王丹阳感慨道,经历为养分,成长即财富,也正是因为经历得多,她在日后走向了心理咨询工作。救赎自己之后,她选择去救赎他人。

随后,分享进入提问环节,读者们与王丹阳踊跃互动,纷纷抛出了自身关切的问题。如今,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应该怎样及时发现,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8.jpg

王丹阳认为,青少年心理出现问题往往是缺乏家庭的实质关爱,家长们应该更多地去观察、聆听和理解孩子,“如果孩子愿意和家人发牢骚了,说明有戏。”

王丹阳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母亲,她与在座的许多读者一样感同身受,“一个合格的母亲是最难的职业”。

王丹阳说,她不做救世主,她从事心理咨询的出发点,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通道,去倾听对方,让对方感受到安心,渐渐敞开心扉。“我不做任何评价,许多人在表达和叙述的过程中,自己就找到了答案。心理咨询的意义在于,你的存在,给到对方找到自我的机会。”

湘湖研究院副院长许益飞用“认真”和“善良”,形容王丹阳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市心路女人街有一家沿河店面叫作“慧慈书房”,王丹阳在这座书房里推广阅读,也义务帮助那些碰到心理问题的孩子和家庭。

她还开设了“慧慈书房”公众号,至今已有300多篇原创文章,分享她在教育、家庭、女性成长、读书、观影等方方面面的体会。

分享会后与粉丝亲切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