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湘湖驿 | 从小吃着梅干菜长大的高初:要把湘湖故事变成国际巡展的一部分>正文

新闻中心

湘湖驿 | 从小吃着梅干菜长大的高初:要把湘湖故事变成国际巡展的一部分

2021-04-12 15:00 点击数:1308 作者: 来源:

我叫高初,高帆是我的爷爷,爷爷还在世的时候,每顿饭里都有梅干菜。我虽然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但是从小吃着家乡的菜长大,2015年,我到中国美院任教。

1.jpg

高帆

高初的爷爷高帆、奶奶牛畏予,两人在革命的战火中相识,成为摄影伉俪。牛畏予是新中国时期杰出的女性摄影记者。

2.jpg

高帆和牛畏予

2004年6月,高初的爷爷高帆去世。简单的告别之后,全家来到了萧山南阳的水文站,将高帆的骨灰撒入了钱塘江中。2020年6月,高初的奶奶牛畏予离开了,骨灰也回到萧山撒入了钱塘江。高初说:“这已经成为我们家的传统。”

4月8日,湘湖驿·对话第三十三期邀请了高帆摄影艺术馆馆长、中国美院特聘教授高初,分享了从萧山走出去的红色摄影家高帆的故事。

3.jpg

对话嘉宾高初与萧山网主持人赵菲

有一位战地摄影者曾在某一期《摄影网》上发文:“为什么我拍得不好,因为我跟在士兵身后冲锋,我只能拍到他们的背影。”下一期刊物,刊登了他阵亡的消息。这一次,他冲得太靠前了。“这些留存下来的照片,从当下摄影的专业角度来讲,不完美。但是在我们记录这些故事时,我觉得它们的留存于世太有价值了。因为,其中有不少照片甚至是用生命换来的。”高初说。

16岁的高帆离开家乡萧山北上

为中国摄影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1937年,16岁的高帆是一个有爱国心的青年。高帆原名冯声亮,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改名“高帆”,随母姓,怀着满腔热情,毅然告别家乡和亲人,北上奔赴陕北延安。

他到延安后先后就读于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毕业时他说,“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去前线。”高帆主动要求跟随129师先遣支队至太行前线。时任陕北公学的校长成仿吾很感动,特地送给他一个笔记本,在扉页上提了一句词鼓励他:“前进!中国的青年!”

到了前线,他最开始是画壁画、做木刻和速写。1939年,部队缴获了一台相机,问及谁会摄影,只有高帆是会的。因为他在浙江省立桑蚕专科学校就读时,为了做桑蚕的标本,他学会了摄影技术。从此,高帆开始了他摄影的生涯。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连队的士兵只有缴获了胶卷,摄影师才有胶卷用。

高初在现场分享了几个高帆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

高初介绍,“高帆摄影艺术馆开馆展所用的主视觉的这张照片,被放大了很多倍,场面震撼。这是高帆军旅生涯中重要的一战。”

4.jpg

高帆摄:临汾战役,我军爆破手进行连续爆破。1948年。

部队攻下一个有城墙的城市,要先把城墙炸开,战士们必须在城墙炸裂的一瞬间迅速冲入,这名在奔跑中的战士就是爆破手。高初说,“爷爷高帆必须在很近的距离才能拍下这样的场景,这些飞在天上的不是云雾,是爆破的烟尘,是飞在天上的砖石。实际上在这一场战斗中,整座碉堡都被炸上了天,在几秒之后,这些砖石会降落在爷爷身上。”­

“这个照片的角落中,其实还有正在等待着冲锋的战士。几秒之前发生的爆破场景和几秒之后即将发生的冲锋战斗在画面中重叠在一起。这也是高帆对于时间性的理解。”高帆一辈子参加过几十场战争的拍摄,高初认为,这是他很有气势的一张作品。

5.jpg

高帆摄:毛主席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1949年2月3日。

这张照片很有名气,很多人都见过。高初说,这是张底片,但是这张照片在后来的展示中有不同的版本。比如说,毛主席身后的这个人被修饰掉了。后面那个车上是朱德,有的版本中也是看不到的。吉普车上的摄影家的影子和高射炮也被修掉了。

6.jpg

高帆摄:毛主席在西苑机场接见北平各界人士代表。1949年3月25日,北京。

高初说,“这张照片后来被命名为毛主席和民主人士在一起。簇拥在毛主席身边的人,很多是从香港坐船北上的民主党派人士。他们大多活跃在20世纪政治舞台上,创立了自己的党派,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当主席和这些同仁团结在一起时,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国家和政治的到来。”

7.jpg

高帆摄:上党战役中,晋冀鲁豫部队粉碎阎锡山部队对解放区的入侵,攻克屯留城。1945年9月,山西。

“当时的照片感光度是很低的,比如现在这个白天的室内感光度100度可能都不够用,但是当时照片的感光度是25度。因为快门速度慢,带来了很多动静结合的照片。”

高初说,高帆是个多面手,不但是拍摄者,还是保存者、整理者和发表者,他为一代人在做这样的资料留存。高帆还是一位画报家。从抗战开始,高帆第一份画报是《战场画报》,当时印不了摄影作品,都是木刻。高帆编过十几种画报,先后担任《解放军画报》和《中国摄影》几十年的老主编。2017年,高初在中国美术馆做展览的时候,文献柜里密密麻麻都是高帆当年的编辑手稿。

高初透露,2004年,高帆已是癌症晚期,身体非常虚弱,不肯去医院,放弃治疗。 “在病床上编完了他跟随的二野(第二野战军)的画报,在床上签了字送出版,才算尽了心愿,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编辑部设在家里,每天早上9点,解放军画报社几位八十多岁的老编辑来家里上班。高初当时正读高中,每天帮着订盒饭,给老先生们跑腿。高帆在生命的尽头,以这种方式把那些资料留了下来。高初说,“这个高帆摄影艺术馆是为了他们这一代人,他们拍得不容易,保存的资料后面也有非常多的故事。我要用新的技术把它们挽救下来。”

36岁的高初和他的团队

修复了4万份战地影像记忆

36岁的高初,因为爷爷高帆,将一生的事业转向了影像历史学研究。他用十多年的时间,带着团队围绕战时及新中国的摄影档案,完成抗战摄影师及其战友、同事、学生二百余人的口述史,构成了数百万件图像及相关文献的中国革命的视觉档案数据库。

8.jpg

对话嘉宾高初

大家都曾不约而同讲起这一幕:冲锋前,摄影师会给士兵拍一张照。拍照前,这些士兵会认真洗脸,换上布包里之前舍不得穿的新鞋,把名字整理好,然后拍照,第二天再冲锋。

几年前,高初带着团队在太行山区的村庄里收集保存在村民手里的抗战时期的资料时发现,士兵牺牲后,这张照片是真的会送回他的家里。即使在物资这么紧缺的情况下,这些摄影者也会洗出来这张照片寄回到士兵的村子里。这张照片虽然非常小,但很可能就是这个家庭对于去参军的亲人的最后一点回忆和念想。这张照片,比寄来任何东西都重要。

高初说,在采访的时候还会碰到其他的文献。比如说周恩来身边工作了三十年的童小鹏先生,在开国大典上,除了苏联电影团来北京拍摄的《彩色的中国》纪录片以外,其实在中国人的手里也是有一个彩色胶卷的,来自从香港过来的廖承志先生。但因为廖承志先生是嘉宾,不便在会场走动,就把相机交给了童小鹏先生拍摄。高初去到童小鹏先生家的时候问:“大家都知道你在开国大典上拍过一张彩色相片,你一定有一个胶卷,能不能让我们看一下?”最后在一个不起眼的牛皮纸袋里找出了一个被压扁的胶卷,褪色已经非常严重了,需要很多的修复工作。

9.jpg

湘湖驿·对话现场观众

当谈及高初爷爷奶奶对他摄影的影响时,高初笑着说:“爷爷奶奶都是比较沉默的人,其实我和其他老先生聊得比他们多。”一开始,高初想学摄影,他问爷爷,我该怎么拍照,高帆丢给了他一本伦勃朗的画册。后来,高初问奶奶拍照的诀窍,奶奶只说了三个字:侧逆光。 “拍正光时很平面,拍逆光就是剪影,最后你发现,侧逆光这三个字充满奥义。首先是逆光,背后要有补光,然后整个人的气质才能出来,侧光才有立体感。”

这样集中的口述采访,进行了四五年,2014年,高初参加了17次告别。17位做过口述史的老人去世了。2015年,高初调到中国美院。中国美术学院高世名院长给了他非常大的信任和支持,在中国美院建立了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机构。2019年,高初又率先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公立美术馆的摄影部。

高初:

要把湘湖故事变成国际巡展的一部分

而如今在萧山湘湖畔,浙江省杭州市首家带有博物馆属性的摄影艺术馆——以“高帆”命名的摄影艺术馆开馆了,这也是中国美院和萧山在摄影领域的一次共建合作。“我们很高兴在多年以后,能够在家乡建这么一个馆,其实这不是一般的美术馆。我们把十几年来抢救的东西都放在了这里。”

10.jpg

高帆摄影艺术馆 湘湖特聘摄影师孙虹翔摄

高初说,高帆的书法作品有200多件都捐给了萧山。因为晚年他写过太多对家乡有感情的书法作品。

修复这4万份战地影像记忆非常难,需要很多技术环节,高初在现场分享了一个技术环节。

底片蜕化严重,需要把照片修复出来怎么办?高初和他的团队们形成了很多专利技术,用一个意大利的印刷技术做了11个灰度,这是最难的一个印刷工艺。高初团队还去开了一条生产线,然后慢慢把这些图像复原出来。“复原一张照片真的有太多的技术环节,幸好当年我是学化学出身,受过专业训练,在这一点上我还挺庆幸的。”高初笑着说。

11.jpg

对话嘉宾高初

高帆摄影艺术馆未来会有什么规划?

第一:这个馆寄托着高帆一生的努力,用一个艺术馆,铭记红色革命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第二:每年一个主题大展。今年主题是建党百年的大展“革命与复兴”,明年是“亚洲的风景”的大展。

第三:讲好湘湖故事。将委托那些最有活力的艺术家来做关于湘湖的创作,而且要把它变成国际巡展的一部分。

第四:把暑期档留给孩子。今年高帆艺术摄影馆因为还在过渡期,很多工作还在调整,今后会围绕孩子开展一系列的策划,希望把萧山的儿童摄影教育做起来。

12.jpg

湘湖驿·对话现场观众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