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百年再修《湘湖志》,“辛庐”见证!
2020-06-09 17:45 点击数:10464 作者: 来源:
95年前,周易藻在城山脚下的“辛庐”修编《萧山湘湖志》;95年后,新一轮《湘湖志》编纂工作在掬星岛上的“辛庐”启动……
6月9日下午,湘湖掬星岛。
“绿岛若星,双手可掬。”从空中俯瞰,掬星岛犹如一颗爱心,绿意盎然。
6月9日下午,新编《湘湖志》编纂工作启动暨大纲评审会议在这个占地约2.7亩的小岛上召开。
来自省市区的评审专家,副区长罗林锋,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院长俞晖出席会议。会议由湘湖研究院副院长许益飞主持。
要客观记录湘湖的“往世今生”
会上,《湘湖志》编纂团队负责人方晨光介绍了《湘湖志》大纲的拟定思路。
为更全面、客观地记载湘湖的“往世今生”,《湘湖志》编纂自今年年初以来已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大纲几经修改,目前明确以“山水志”为基本定位,以“自然环境、功能演变、遗址遗迹、旅游览胜、民俗风物、保护开发、人物、艺文”共8章50节为基本目录,并加以概述、大事记、附录及索引。
《湘湖志》大纲顺利通过评审
来自省市区方志办、浙江省高校、浙江省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对《湘湖志》大纲进行了评审。
原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湘湖新城)党工委书记、闻堰街道党工委书记韩长来,作为湘湖建设老领导代表也应邀出席会议,提出修改意见,得到评审专家们的充分重视。
经过讨论,评审专家们形成了统一的评审意见,一致同意通过评审。专家们充分肯定《湘湖志》大纲的合理性,认为大纲在已有湘湖历史文献梳理研究的基础上谋篇布局,其篇目在多次修订中日趋完善,其内容涵盖了湘湖的环境与生态、历史与遗迹、名胜与旅游、保护与开发等,基本上网罗了志书应记载的内容。专家们同时就大纲的进一步完善,从凡例要求、重点章节、内容定篇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领导寄语:要资辅当下,存鉴后世
副区长罗林锋在评审会上做重要讲话。他说:九十多年前周易藻先生编写的《萧山湘湖志》,对我们前期湘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帮助。今天再编的《湘湖志》,也将为我们今后的湘湖保护与开发提供经验和启示。
他对接下来的编纂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既要尊重志书体例,也要体现时代气息。
第二,既要厚植精品意识,也要发扬工匠精神。
第三,修志是系统工程,要协同作战。湘湖管委会、研究院要做好相关协调、保障、把关工作。
希望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年后能打造出一部内容翔实、特点鲜明、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湘湖志》,资辅当下,存鉴后世。
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湘湖研究院院长俞晖向专家们介绍了湘湖当前发展现状,并提出,新修《湘湖志》一方面要接续记录历史,另一方面要详今明古,尤其要把2003年以来萧山人民下大力保护与开发湘湖的重要历史时期记录好、反映好,使这段历史能对后世和其他地方的城市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新《湘湖志》计划于2023年出版
1925年起,萧山举人周易藻在数年观察积累后,历两年艰苦,以“不写就一部完整的湘湖志死不瞑目”的决心,在湘湖边的“辛庐”,凭一己之力,完成了9卷《萧山湘湖志》的编纂出版。
本次修编《湘湖志》,既要传承历史,续上周易藻《湘湖志》的脉络,完整记述湘湖的形成与演变,同时也要记载新世纪以来湘湖的保护与开发,以及由此发生的巨变。湘湖管委会全权委托湘湖研究院落实本次修志工作。
经多方了解,研究院邀请原杭州社科院研究员方晨光担任《湘湖志》的执行主编。方晨光是浙江省领军人才(C类人才),国家“群星奖”获得者,也是湘湖研究的资深专家,曾出版《湘湖史》《文脉湘湖》《水脉萧山》等相关专著,对湘湖有很深的感情。在听取评审专家意见后的表态发言中,他说,编纂团队将以4年的时间打磨一本具有“资政、存史、教化”功能的传世志书,为湘湖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新《湘湖志》于2019年年底动议,今年年初启动前期准备工作,计划于2023年完成出版,向湘湖保护与开发二十周年送上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