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湘湖故事>湘湖之畔,少年玉树初成>正文

湘湖之畔,少年玉树初成

  历史上有关贺知章少年时的记载甚少,《新唐书》《述书赋注》《太平广记》中对贺知章的家庭和亲族只有非常简单的记述,但我们仍然能从历史的缝隙和前人散乱的笔墨中勾勒出贺知章年少时的成长经历,及与湘湖之间的点点滴滴。贺知章虽是贺德仁的族孙,但在贺知章的父亲贺彪这一代,已经只是普通百姓了。因此,在贺彪的生活中,他的家中一方面还继承着先祖的文脉,斯文尚存;另一方面,他和妻子要靠自己的劳作来维持生活。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在湘湖之畔,贺知章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乡村,这个地方在湘湖的南边,也就是今天的知章村,贺知章曾经住过的地方叫作贺家园,虽然年月轮转,今天我们早已看不到贺家园的面貌,然而却依然能在知章村寻访和感受到贺知章的遗迹。贺家园位于一座山之下,山的主峰名为文笔峰。文笔峰海拔约257米,和江南的许多山峰一样,它的山顶常年葱郁,翠色葱茏,再加上山岚雾气,有“文峰豹雾”之称,贺知章就出生在文笔峰山下。在贺知章出生的地方,房前的一条路曾被后人谓之“百步禁界”,古时行人至此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这个规矩产生的源头据说和贺知章有关。因为敬仰他这一生取得的成就和个人的风采,这一段普通的道路被赋予深刻的意义,村人以一种仪式般的行为规范人们经过“禁界”的脚步,每次走过这里,就代表对贺知章的一次追怀。虽然这样的场景今日已不复见,“百步禁界”也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成为路基,但后世子孙对这位湘湖名人的敬重我们隐约想见。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对于当时刚刚经历了新生命到来的贺家来说,这个哭声嘹亮、健康可爱的孩子似乎与其他孩子并无太大的区别,贺家父母只是用喜悦和疼爱来欢迎和哺育着自己的孩子。虽然贺家的家境并非优裕,他们对这个孩子还是寄予着深切的期望,或许是父母共同商量了很久,或许是父母拜托了亲族中有文化见识的长辈,这个孩子被取名为“知章”,寓意通书理文章,晓治国法章,贺知章的人生也确实与这个名字非常的契合,一生未辜负父母的期望。

  贺知章的童年就在湘湖畔这个淳朴而平和的乡村中度过,那是一段美好和快乐的时光,让他在离家的几十年中无数次思念与回想。在他为数不多、留存甚少的诗作中,归乡和思家的内容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无论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还是“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回乡偶书》中最简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最浓重的情思,也成为贺知章在蓬勃发展而群星闪耀的盛唐诗坛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原因所在。能让贺知章于平淡中见真淳,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对家乡的浓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