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湘湖故事>汤金钊石岩苦读>正文

汤金钊石岩苦读

  古人读书都喜欢选择清静的庵堂寺院,如汤金钊在先照寺面壁苦读,终中进士。后他故地重游,还借宿寺中,重温旧时在此读书的温馨,写下了七律《宿石岩山先照寺》:

  湖外长江江外山,湖中几点碧烟鬟。

  筼筜万个松三径,程䅉千畦水一湾。

  岩下僧归云乍截,楼头钟动日先殷。

  幽寻一览亭何处,剩下香泉浸藓斑。

  诗虽写的是石岩山的景色,但更多的是一种登高望远、湖山一色、心旷神怡之情。

  汤金钊(1772 -1856),字敦甫,一字勖兹,先祖汤思退原居长河河兜里,后随先人迁居萧山县城西门。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嘉庆十三年(1808)入直上书房。为嘉庆、道光朝重臣,历官五部侍郎及礼、吏、工、户四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其家世代经商,唯他喜习文。曾就学于大学士朱珪,性清介、耿直,形同平民,他官至尚书却不坐大轿,老骡拉小车,由一农夫模样者为其赶车。他常怀“以民为重”理念,一日坐车于途,驾夫不慎撞翻了道旁卖菜老翁与菜担,他立马下车赔偿,可见其亲民风格。

  汤金钊入仕后,身为京官,一直居住在京郊的一座小四合院,直至病故。为惩治腐败,身为吏部尚书的他曾走遍半个中国,但志书没有清楚说明他何年何月曾回过家乡,而他登石岩山却是不争的事实,并写明是在乙酉冬,即道光五年(1825)。这可能与他为父母丁忧有关。

  他之所以上石岩山既有自己旧地重游之意,也有陪同老师王宗炎了却登山夙愿之情。因此,他写有《乙酉冬日从王晚闻师游石岩》一诗:

  撰杖来登百仞山,山头坐数镜中鬟。

  湖缘水浅舟行涩,江为沙横溜势湾。

  松竹经霜无改翠,峰峦返照有余殷。

  归途指点层云上,狮子雄蹲石锦斑。

  诗句并不艰涩,写的都是从石岩山上能见到的湘湖、钱塘江,以及近在眼前状如狮子的石岩山。可能有与老师一起登山的情趣,诗句也抒发了对家乡、对湘湖、对石岩山的深情。

  石岩山在湘湖四周可说是较高的一座,且山势颇陡,加之汤金钊有脚疾,平地行走都不是很方便,所以登石岩山对他来说是比较艰难的事。但汤金钊多次爬上石岩山,只能说他对先照寺,对石岩山以及对湘湖有着的深沉的爱。

  汤金钊历嘉庆、道光、咸丰三朝,自律甚严,为清除陋规、惩治腐败,做了不懈的努力。可惜他所处的时代已是清朝走向衰败没落之际,他既有力挽狂澜之志,却无回天之力,只得洁身自好,留清白于人间。汤金钊病故于京城寓所,身后归葬萧山所前,惜经历史风烟,其墓已不复存在。著有《寸心知室存稿》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