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湘湖故事>湘湖与湘师>正文

湘湖与湘师

  湘湖师范初名浙江省立乡村师范学校,稍后改名为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人们习惯上称之“湘湖师范”或“湘师”。在中国现代史上,湘湖师范不仅是萧山最知名的教育机构,也是浙江乃至全国闻名的新式学校。湘湖与湘师,一个湖,一所学校,两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今天的人们,一提起湘师,大都会自然地想起那所曾位于西河路南端的雅致校园,想到校园内的那尊陶行知塑像与那个有名的赵碑亭,不曾会想到它与湘湖还会有什么关联。其实,湘湖与湘师关系十分紧密,这还得从湘师的创办谈起。

  湘湖师范1928年秋天创办于湘湖的定山。当时浙江省的教育行政工作由杭州的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4月改名浙江大学)统一管理,校长蒋梦麟、秘书长刘大白想以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为榜样,在浙江办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得到支持后,1928年3月,聘请陶行知先生主持筹建,校址就选在湘湖的定山。1928年10月1日,湘湖师范正式开学。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定山校舍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于是又在附近的压湖山南麓兴建新校舍,占地60余亩。这里背山面湖,环境优雅。于是这里成为湘师本部,定山则为分部。定山与压湖山之间有小堤相连,方便两个校区之间的往来。据湘师早期校友蒋明炬先生的回忆描述,当时“小堤两侧,有红白波斯菊笑迎来客。”“(压湖山)山顶有我们自己建造的小亭,名‘爱湖亭’。在亭中可全览湖光山色……”想来,当年湘师学生在此学习生活,是美好而令人难忘的。

  湘师在一开始就努力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湘师师生在教学之余走向社会,参与湘湖开垦,引导乡村改造,学校在附近乡村建立了多所供学生实习的附属小学,培养了大量的乡村师资。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同年11月杭州沦陷,湘师开始走上了流亡办学的征程。八年抗战,七易校址,先后迁至义乌、松阳、庆元、景宁、福建松溪等地,直到抗战胜利后才重回萧山,而此时压湖山校舍已毁于日军炮火,于是湘师只能另行择址。湘师在抗战期间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而学校规模反而有增无减。当时的上海《译报》曾以《战时浙江文化界》为题报道说:“最埋头苦干,而最有成绩的要算浙江的晓庄——湘湖师范。”这是对湘师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时任金海观校长的充分肯定。

  如今的湘湖定山上,1965年由浙建公司建造、全校师生参与基建劳动的湘师旧校舍犹在。这幢灰墙红格子木窗的教学楼,在梧桐林的掩映下,充满着历史的沧桑与书香的宁静雅致。不久,一座在老校舍基础上改造而成的院士岛将在定山落成,同时,世界旅游联盟总部也将落户压湖山。曾享有极高美誉度的湘师以及湘师精神,已与湘湖的山水相融,给脉脉湘湖增添了独特的人文底蕴。湘湖与湘师,在历史的回望与未来的创造中,共同缔造与见证着湘湖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