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湘湖故事>杨时筑湖>正文

杨时筑湖

  湘湖景致清秀,美不胜收,身临其境,仿若行走画中,你可曾疑惑是谁留下了这颗璀璨的明珠?真正意义上的湘湖,是在北宋时形成的。主持开湖之人,名叫杨时。

  提及杨时,大多人可能觉得陌生。然而,如果提及“程门立雪”这个著名的典故,你是否会觉得耳熟?没错,这个历来为人津津乐道的尊师重道故事,其中一位主人翁便是杨时。

  杨时,生于公元1053年,北宋福建将乐人。 政和二年(1112),补授萧山县令。杨时莅任后,首先碰到的县民诉求,便是湘湖筑湖问题。其时湘湖地区水利设施匮乏,四周旱涝频繁,农田灌溉困难。

  为此百姓修筑湘湖的呼声很高,早在宋神宗时,已获谕旨许可,但奏本下达本县商议时,都因各方利益不同、县令乡绅犹疑不决而搁浅。杨时志泽于民,处事果断,他的到来使情况骤然改观。上任第三天,他就下乡间,察民情,听民声。连续十多天,走遍有关各乡,耳闻目见,对百姓迭遭旱涝之苦,期盼筑湖之心感触良深。于是他“会集耆老及诸富民,躬历其所,视山之可依,度地之可圩,相与计议”。

  当时西山之阴有一片高阜之地,北与越王城山、青山、石岩山等夹峙,状如胡同,面积数万亩,若能依据地形,增庳补狭,在两列山脉的端口各筑一堤,则千顷湖泊可成。为尽早实现邑民夙愿,杨时不辞艰辛辗转于城西山阜之间,实地踏勘,相度山形地貌,估量地域范围,夜以继日,精心擘划。

  筑湖伊始,湖区居民迁徙安置和土地补偿成为一大难题。杨时在征询县丞和耆老的意见后决定:凡湖区迁徙户人随田走;又,县里拨出官用田二万四千亩,各受益乡调整出庙田、宗族公田一万三千亩,按数补偿失地农民;再者,所淹湖田的赋粮原额,由受益农田均摊,每年如数上缴,使成湖之后田赋不减,谓之“均包湖米”。

  这样的安排基本化解了矛盾,经过一年零七个月的努力,至政和三年(1113),筑湖工程全部竣工,成湖3万7千多亩,周围80余里,可以灌溉农田146800余亩。各处穴口,遇涝可闭,遇旱可启。

  湘湖建成之后,基本上解除了干旱对九乡农田的威胁,人们盛赞杨时筑湖“利民及物,莫大之功”,对此感恩不尽。为纪念杨时筑湖对萧山水利作出的功绩,百姓们经常画其肖像挂在家中瞻拜,同时还在湘湖边修建了杨长官祠。明成化元年(1465),人们在萧山城厢镇西门外净土山麓建造德惠祠,以颂其功德;还在湘湖建“道南书院”,取程颢“吾道南矣”之意,培养古代萧山学子,至今为人所称道。现在湘湖城山广场西侧重建了德惠祠和道南书院。明嘉靖间,又奉旨筑杨时牌坊于大弄口,“石檐飞轩,斗拱龙栋”,三隔双层,横额镌“敕建宋萧山县令龙图阁直学士谥文靖杨时之坊”。旧县衙有“龟山旧署”,今城内有“道源路”等。

  在杨时诞辰965年之际,湘湖德惠祠和道南书院已经开放,德惠祠是一处了解杨时文化、湘湖水利文化之所在,是湘湖历史的见证;道南书院是景区文化交流、传道授业、作品展览及第二课堂开笔礼活动的主要活动场地。

  (本文内容主要出自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湘湖全书》之《湘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