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湘湖故事>民国湘湖的窑烟奇迹>正文

民国湘湖的窑烟奇迹

  民国时期的湘湖砖瓦业,显然是湘湖最重要的外销产品,据说每年能够有七八万元的收入。而且湘湖砖瓦的质量非常好,以致于许多陶器砖瓦经销商都要标明有“萧山产”字样,以招揽顾客。为了提高销量,湘湖砖瓦业也进行了扩张,民国《萧山湘湖志》曾标明湘湖本地的村落如定山、上孙、中孙、下孙、荷花池头、汪家堰、山前吴、跨湖桥、湖里孙、大小窑里吴、王家里等,都有制陶制砖的窑口,足以说明该产业的兴旺。那么,湘湖砖瓦与别处的砖瓦有哪些不一样?具体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那个时候,湘湖水利功能丧失,每年湖中都有涨沙,因此湘湖的畜水量也在不停地变化着。从前是一片碧清的湖水都变成了数千亩绿茵茵的秧田了。做砖瓦的瓷泥,就是从湘湖里涨出的泥地中挖取来的。每当夏季,四闸开放,湖水渐干,芦荻满荡,青葱可爱,窑户趁这时候,到湖荡的淤浅处,筑上二尺高的泥墙,然后戽干残余的湖水。接着用一把像弓一样的泥刀挖取土块。每个土块约0.3立方米的大小。普通的窑户,要挖取二三十船,有钱的窑户,可满载数百船回去,堆积窑旁空地上。

  堆积时间的长久,与泥土的好歹有关。湖中取出的泥,并不是拿来就可以做砖瓦,要暴露在空气中日晒雨淋,时间长了,才把泥拿来堆积于近湖水的平地上面,戽许多水上去,使他调和成浆糊的形状,然后牵着耕牛来踏泥。牛的后面是一个赤脚的小孩,拿着竹鞭,在指挥牛的行动,踏泥的耕牛,用草鞋包着了它的两眼,然后用和缓的步子,在指挥之下团团转。等到踏到韧了,才可以拿来造砖瓦。普通做瓦用的泥,要比做砖用的细腻而更富有黏性

  做砖的时候把模具木框放在工作室的小木台上,框内四周及小木台上涂点泥末,也就是干燥的砂质壤土末。再用铜丝锯切泥放在框内,然后以光滑木板压平刮光,折框即砖。

  瓦的制法则要简便一些。瓦的模型是木板做成的小圆桶,瓦桶上口小下口大,平均有三条细直线突起。做瓦的时候,桶外遍涂泥锯末。做好后,把桶拆开,板从泥胚中取出,稍干后特薄处自成裂缝,可分折成三片,之后再叠起推在室内。

  做好的砖瓦,在露天阴凉干燥后,必须经过窑火才可以应用,不然,其质很脆,极易破碎。烧窑的时候到了,就把未经窑烧的砖瓦,一担担的挑入窑中,密密的叠着,叠得只剩约0.2立方米的时候,上面的缺口处,用砖与土封住,只留飞烟的出口,再用着长叉把柴一个个从窑旁的小门中烧进去,残留的灰炭,用长耙耙着出来。窑烟缕缕的升向天上,迷漫着整个的湘湖,这样并不间断的烧了六天六夜,即把小门封住,一面用水从窑顶泼下去,使其熄灭,要过了九天,才可开封,把砖瓦一担担的挑了出来。

  因为时代的变迁,建筑也在进步着,民国时期一些有钱人建造房屋不再是清一色的传统建筑,而用上了洋砖黄瓦。有需求就有供给。湘湖边的横塘闸旁建了一座叫民生的洋瓦厂,专门制造筑洋房用的洋瓦。洋瓦的制法与普通的砖瓦也不同,除踏泥取泥仍用人工牛力外,造瓦完全用机器铁壳做胚子。在当时浙赣铁路快要驶进萧山县的时候,就可望到那家堆满黄黄的砖瓦的厂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