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一起“get”湘湖未来学校楹联的解读方式>正文

一起“get”湘湖未来学校楹联的解读方式

编者按:楹联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产物,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与制作技艺有机结合的产物。书院楹联是伴随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书院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中国古典教育人文化成的集中体现。设立在湘湖未来学校正门之上的楹联现已成为校园文化体系中别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耐人寻味。湘湖发布转载湘湖未来学校公众号《湘湖未来学校正门的楹联要怎么解读呢?》一文,一起解读楹联的精妙。

关于楹联·YING LIAN

1.jpg

此联悬挂于湘湖未来学校正门之上。

蒙养始基,发轫趁龙门。浴者风乎咏也,堪凭此湘湖三万顷; 

髫垂志学,出群成骥足。行而知则用之,莫轻侬童子六七人。

2.jpg

这幅楹联的创作者是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顾问薄松涛先生。杭二中原副校长闻乾先生、浙江省之江诗社社长郭星明教授、海亮教育总校长叶翠微先生,对此亦有贡献。楹联书写者是中国书协第八届副主席张继先生。

薄松涛先生文以释联,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蒙养之教,是为筑基。龙门巍巍乎,大魚奋鳍争上;黉校煌煌也,诸生負笈悦來。乘势焉则化龙有望,发轫者则捷足可登。湘湖玉鉴琼田,清波不让沂水;城山天高云淡,胜概岂逊舞雩。夫子童冠,浴而风之,咏而归兮,其乐何及哉!

夫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垂髫能志于学,老大方有所成。听弦诵高低,且晨昏而不辍;看求索上下,期文理之兼通。入则格物知化,出则致知用世。如此则冀北一空,任赤骥之放蹄;江南万里,凭苍鹰之捩翅矣!噫,试看未来之群科,竟是谁人之天下!

关于匾额·BIAN E

3.jpg

玉鉴琼田三万顷,三江汇流波壮阔,着我扁舟一叶,行向未来。

行文至此,匾额题:三江一苇。

“三江一苇”,集字于《爨宝子碑》,以呼应校名“湘湖未来学校”之字体。

4.jpg

湘湖未来学校地处三江,即富春江、浦阳江、钱塘江。

“苇”取《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遥想苏轼当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之豪情,今日吾辈携手皆有可能,教书育人,渡人渡己。

又思,法国 · 帕斯卡著《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的思想的规定。”

5.jpg

回望正门“三人”矗立,吾之所向——追求人的完整与完整的人,人的幸福与幸福的人,人的未来与未来的人。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

少年,望你们能懂,莫等闲,立志前行,不负未来。

6.jpg